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探析煤矿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

2020-07-20 23:009470张鹏低碳技术
       0 引 言

采煤工作面是矿井中的主要工作场所, 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易面临顶板、瓦斯以及火灾等突发情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综采工艺促进了采煤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同时也促进了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但就目前而言,采煤工作面仍然具备较高的危险性, 加强对无人采煤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至关重要。

1 采煤工作面常见灾害

1.1 顶板灾害

一直以来, 顶板灾害长期威胁着我国煤矿开采活动的安全,随着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完善与更新,包括巷道支护技术、工作面支护技术以及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支护理论,大范围的冒顶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局部冒顶状况仍难以完全避免。 就目前而言, 采煤工作面是局部冒顶状况多发的位置,尤其是超前支护段、支架前探梁以及工作面 端部等区段在煤矿开采过程中, 顶板大面积来压和冲击地压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 前者可以借助高压注水以及松动爆破等顶板软化技术加以控制,但是对于后者的治理尚未找到有效措施,只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预防。

1.2 瓦斯灾害

瓦斯灾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即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瓦斯爆炸。 前者多发于掘进巷道,尤其在石门揭媒时发生该事故的概率更高;后者则是威胁采煤工作面生产活动安全性的主要问题。 在使用采煤机进行割煤的过程中,瓦斯从所吸附的煤层中游离出来,不断积累至一定量后则会引发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虽然现阶段已在采煤工作面采用了多种技术与设备进行瓦斯爆炸的预防与控制,但对于采煤工作面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1.3 矿井水灾

综合矿井水灾而言, 老空水与煤层底板承压水的危害程度最强,分别对掘进巷道与采煤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未对煤层底板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则会导致底板承压水淹没工作面,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4 矿井火灾

煤的自燃、 电气设备故障以及人类生存活动都是引发矿井火灾的重要因素, 其中, 煤的自燃引发的火灾影响范围最大,对于多发火灾的煤层而言,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对工作面以及整个矿井造成不良影响。

1.5 粉尘灾害

粉尘灾害通是威胁采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关键 问题,一方面会引起煤层爆炸,另一方面,长期置身于未加防护的粉尘环境中极易染上尘肺病。 而切断煤尘的积累途径是防止煤层爆炸的最佳措施, 虽然负压降尘以及气幕隔尘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粉尘灾害的防治,但是为了切实预防尘肺病,仍然需要做好个体防护工作。

1.6 地热灾害

在部分地区的深部矿井中, 地热灾害也是影响采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 使得工作人员容易出现体力下降以及精神恍惚等状况, 为工程施工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对现代化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2 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体系

2.1 体系介绍

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开采体系的示意图,为了加强对中国煤矿工作面自动化的研究, 需要立足于无人工作面的相关理论,从以下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出发,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无人工作面的良好发展。

2.2.1 煤岩界面自动识别与调高技术

现阶段,基于煤岩分界传感系统与相关机理,记忆控制系统、振动频谱传感系统、无线电波、噪声、雷达探测以及红紫外线等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井下煤层与围岩条件普遍较复杂,导致媒岩分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且在实际情况中的成功率较低,在此情况下,研发与应用合适的煤岩分界识别传感器至关重要,同时,为了有效实现采煤机滚筒的自动调高,需要提高传感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分辨率。 现阶段,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的结合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尤其适用于大功率自动化采煤机中,尤其是具备一定分辨率的煤岩传感器,二者共同组成了煤岩分界传感装置与识别系统。 在实际生产活动中,记忆智能程控煤岩分界识别与控制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国内外多种机型,同时,雷达探测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2.2 采煤机自主定位系统

对于无人工作面而言,确保地下通讯系统的高效性,地下定位与定向系统的精确性至关重要,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尚不成熟,首台采矿机器人的定位功能存在诸多纰漏。 结合 GIS 技术的无人采矿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皆未取得较大突破,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无人工作面的发展,需要加大对于含自主定位系统的采煤机的研发力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采煤机动力学模型

在实际生产活动中, 采煤机需要在环境恶劣以及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作业,采煤路线与煤岩性质等会发生连续变化,从而干扰了采煤机的正常运动状态与轨迹,在此情况下,对采煤机的位置、 速度以及加速度等运动参数进行实时精确地掌握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有效克服上述问题,满足自主定位采煤机的需求,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其次,需要确定采取不同采煤工艺时的实际运动状态, 最后再结合外界影响因素对采煤机运动进行分析, 上述内容也是实现与完善自主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

(2)航位推算系统误差补偿模型

对于航位推算系统而言,为了保障系统的精度,需要避免或者减少惯性传感器产生的误差, 该误差主要取决于矿井中的工作环境,而仅通过改进仪表的机构设计与制造工艺,进行误差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且在技术与经济等方面会面临较大的难题,因此需要借助最优估计理论与方法,对移动目标的位置进行科学预估,以克服传感器随机性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切实保障航位推算系统的可靠性与精确性。

(3)矿井电子地图导航数据库与匹配算法采煤机在预定轨道上运动是准确进行地图匹配基本前提,将采煤机运动路线的数学特征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可以得到采煤机的位置与运动轨迹,并可以校正传感器误差,完成地图匹配。 同时,系统及时将监测得到的信息反馈给数据库,后者借助矿井电子地图可以获取采煤机的具体位置, 从地面监测主机中也可以实时获取所需监测结果, 即可以实时反映采煤机的运动情况, 如图 2 所示为多项关键技术所形成的采煤机自主定位导航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内蒙古首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AI智能感知平台上线运行
近日,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王沟煤矿成功完成内蒙古地区首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AI智能感知平台建设,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0评论2023-07-03584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千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8日发布《2022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煤炭行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这10年,全国煤矿数量由1.3万处减少到4400处以内;年产千万吨级的生产煤矿由33处发展到79处,产能由4.5亿吨/年提高到12.8亿吨/年。智能化煤矿建设从无到有,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成智能化煤矿57

0评论2023-03-302858

S65实验三辊机
实验用三辊研磨机通过机器上水平方向排列的三根辊筒的表面相互挤轧及不同的速度的摩擦而达到研磨作用,特别用于粘度高而粒度要求细的物料的研磨。   物料一般只需研磨两次就可以达到要求,难研磨物料至少需要研磨两次,方能达到要求,最高加工细度一般可达到3~8μm左右(用细度板测定)。   S65实验三辊机的辊筒采用特殊材料制造(GCr15),故晶相紧密,强度高,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并有冷却装置,保证

0评论2021-03-05433

煤矿智采操作系统建设不能再拖
  智能化煤矿建设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煤炭生产也加快推进从机械化到自动化、信息化的跨越,煤矿智能化建设基础不断夯实。随着智能化发展加快推进,如何真正实现煤矿无人化开采的问题

0评论2020-08-06312

谈煤矿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摘要:为做好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介绍了南屯煤矿综放工作面工程概况,提出了一系列开采过程中的防灭火措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应用这些防灭火措施,能很好地防治工作面火灾,可达到更好地保障矿井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目的

0评论2020-07-31732

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研究现状
摘要:首先介绍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含义,然后介绍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防尘技术,重点分析了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的发展趋势。煤矿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防尘设备以及防尘技术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开采效率。通过对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现状

0评论2020-07-31685

煤矿综采工艺技术的探讨
摘要:煤矿的开采效率很大程度上均由采煤工艺所决定,在煤矿开采技术中,其占据着重要位置。与此同时,采煤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可使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关键词:煤矿;综采工艺技术;现状一

0评论2020-07-31666

煤矿大型设备租赁的发展趋势
1国内租赁行业发展趋势1.1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融资租赁又被称为金融租赁或现代租赁,是随着二战后新技术的诞生导致对设备的大量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4]。20世纪80年代,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孕育了租赁的萌芽[5]。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

0评论2020-07-31858

试论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
引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我国各行各业逐渐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模式,煤炭行业在此过程当中也受益匪浅。为了做到与时俱进,加快了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发速度,并最终研制出能够发挥出可视化远

0评论2020-07-20914